军事供应链管理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全面规划军事物资供应过程中的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并进行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它是从军事物资供应商开始,经由军队物资供应部门、后勤基地、后勤部(分)队,直到最终用户----作战部队的全要素、全过程的集成化管理模式。其目标是从系统、整体的观点出发,寻求建立军事供应链上的军队物资供应部门、后勤基地、后勤部(分)队,以及作战部队间的紧密协作关系,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内耗及浪费,实现军事供应链整体效率的最优化。
军事供应链管理是提升军事物资供应系统保障能力和服务水平的有效方法,也是降低军事供应链总成本的重要途径。构建具有我军特色的军事供应链体系,将军事供应链上各部门、各环节进行有机整合,才能实现军事物资供应的横向一体化和纵向一体化管理,并有效维持军事供应链的适度弹性,从而进一步提高我军物资供应的快速反应能力。
一、实施军事供应链管理的必要性
(一)实施军事供应链管理是现代战争物资供应保障的需要
现代战争对物资保障的要求越来越高,依赖性越来越大,供需矛盾愈加突出。为做好新时期军事斗争准备,搞好军事物资供应工作,必须加强军事供应链管理。我军后勤保障体系虽然在近几年做出了一系列的改革和调整,推行了联勤保障制度。但是军事物资供应还没有一种有效的方式可以实现迅捷、优质、高效、低耗、柔性保障的要求,无法满足现代高技术战争对军事物资供应的现实需要。这将严重制约我军的军事物资供应能力,建立较为完善的军事供应链管理体系,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
(二)实施军事供应链管理是提高部队物资供应服务水平的需要
军事物资供应系统的根本目标和最终任务是为作战部队的平时生活训练和战时机动作战提供有力支持,但在现阶段,由于我军后勤建设发展的相对滞后性,军事物资供应的服务水平尚难高质量地满足部队需要。主要体现在:服务的时间响应很难满足部队需求;军事物资可得性差,适用率低;军事物资物流过程中破损率较高,各种不合理损耗较大等。如何在准确的时间(at the right time ),将准确数量(with the right quantity )和优良品质的物资(with the right quality)送达准确的地点(at the right place ),交到部队用户手中(to the right custom),这是军事物资供应必须要回答的问题。加强军事供应链管理,实现军事供应链总成本最低、物流服务质量最高、反应速度最快、补给周期最短、库存数量最少、商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四流合一、综合效益最佳的最终目标。
(三)实施军事供应链管理是提高军事经济效益的需要
后勤实际上就是经济活动在军事领域的具体体现,军事经济效益直接关系到我军的建设和发展。目前我军的物资供应系统功能尚不完善,经济效益较差。具体体现在:1、军事供应链结构方面。军事供应链各环节相互割离,无法形成各种资源共享,重复建设严重。2、军事物资采购方面。集中采购规模很小,分散采购比重较大;招标采购尚未普及。3、军事物资存储方面。军事物资周转速度慢,库存数量偏大,库存质量普遍不高,老旧物资比例较大,军事物资适用性较差。4、军事供应链适应能力方面。我军的物资供应系统动态适应能力较差,每一次军事战略调整,都必须进行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以满足战略需要,造成巨大浪费。增加军事供应链的动态适应能力,使军事供应链具有更为灵敏的反应能力,提高军事物资供应的军事经济效益,迫在眉睫。
(四)实施军事供应链管理是提高军事供应链反应能力的要求
军事供应链的反应能力是指军事供应链对于军事战略调整和战场变化的反应速度的快慢。我军军事供应链目前对于战略调整的适应主要是通过改变军事物资储备布局而适应战略调整的需要,这种方式是基于军事物资的数量而不是基于军事物资保障的速率和准确性的,适应性较差,对于战场瞬间变化,很难做到适时反应,无法满足现代高技术战争的需要。建立具有我军特色的军事供应链系统,通过物流信息的快速传递和物流资源的充分利用,保证军事物资供应迅捷、优质、高效、低耗、柔性,从而增强军事供应链的实时反应能力。
二、实施军事供应链管理的可行性
(一)军事物流理论的发展为我军实施军事供应链管理提供了理论支持
目前我军军事供应链管理理论研究尚属空白,但我国军事物流的研究已经有了十几年的积累。军事物流的发展和成熟,为军事供应链管理的研究提供了良好的理论支持。现阶段我国军事物流理论不断取得新的突破,发展喜人。著名军事物流专家王宗喜教授多年潜心研究而积累的《军事物流概论》、《物流场理论》、《军地一体化理论与实践》、《仓储论》、《军事物流资源优化配置研究》等一系列军事物流研究成果,构筑了一个博大精深、多姿多彩的军事物流理论体系,将对我国军事供应链管理的深入研究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持,并最终将其付诸军事物资供应实践,促进军事物资供应效益的提升,实现军事物资供应由人力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能型的转变。
(二)现代企业供应链管理的发展为我军实施供应链管理提供了宝贵经验
近年来,国内外供应链管理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究飞速发展。在美国、欧洲以及日本等发达国家,许多第三方物流企业逐渐向供应链管理企业转型,并日趋成熟;在我国供应链管理热潮同样风起云涌,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2003年7月,宝供物流企业集团公司独资建设的宝供黄埔现代综合物流基地正式完工并投入使用这是宝供从非资产型企业向轻资产型企业成功转型的重要标志,也是宝供实现成为中国“供应链一体化”物流服务提供商的重要载体。从而正式拉开了宝供由物流向供应链的战略转型。宝供将企业采购、生产、销售等单个环节的物流业务作综合性的规划,以自身的专业经验为企业提供更为优化的供应链解决方案,这不仅能为企业压缩物流成本,也使得宝供在物流企业传统的运输费、仓储费等收入的利润空间正在不断缩小的条件下,获得了一个新的主要利润来源。国内外许多第三方物流企业也正向供应链管理企业转型,已由主要提供第三方物流服务,转为向客户提供企业供应链解决方案,供应链管理的发展潜力已初见端倪。而地方供应链管理的飞速发展也为我军军事供应链管理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我军物资供应部门应大胆引进供应链管理的先进理念,借鉴地方供应链管理的科学做法,又要充分考虑军事供应链的特殊性,发挥主观能动性,利用有利条件加快建设步伐,力争在较短时间内把军事供应链管理提高到一个新水平,使我军物资保障水平尽快与世界保持同步,为确立我军在世界军事领域的战略优势奠定可靠基础。
(三)美军供应链管理的发展为我军实施军事供应链管理提供了现实模型
2001年7月,美国兰德公司对企业供应链管理的实际做法进行了广泛考察之后,将军事供应链管理方案递交美国军方并得以批准,军事供应链倡议最终在2001年10月的克罗纳会议得以公布。美军的军事供应链管理主要包括四项战略:(1)将地方企业的供应链理念运用于美军后勤;(2)在美军物流中心正式实施军事供应链管理;(3)与美军顶级供应商构建战略联盟关系;(4)大力推进电子商务在军队中的应用,从而支持军事供应链管理的实施。在伊拉克战争中,美军军事供应链管理系统以其扁平化、模块化、柔性化的军事物资供应体制,规范透明、规模适度的军事物资采购能力,三军一体、军地联合的军事物资储备能力,多维立体、无缝衔接的军事物资输送能力,全程可视、整链透明的物资信息处理能力和科学合理的军事物资供应决策能力为作战部队提供了快捷而又准确的军事物资供应,确保了战争的最终胜利。美军供应链管理虽处世界领先地位,但仍属刚刚起步,我军在这方面时滞不长,不能采取惯用的跟进式、渐进式发展模式,充分利用我国物流业和供应链管理超常规发展的大好机遇,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加强军事供应链管理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走跨越式发展道路,最大限度地发挥后发优势,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尽早确立我军供应链管理的世界先进水平。
(四)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我军实施军事供应链管理提供了技术保障
20世纪后期,以计算机技术、自动识别技术、通讯网络技术等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技术群在世界范围内引发了新军事变革,军事领域面临有史以来最深刻、最根本的一次信息革命。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军事供应链管理成为可能。现代信息技术为军事供应链管理提供了充分条件,必将对军事供应链管理实践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通过这些信息技术在军事供应链管理领域的运用,有利于军事供应链的各环节实现信息共享,使军事物资供应的库存管理、全程跟踪实现 “可视”。并且,随着现代信息系统向专家型、智能型发展,军事物资供应的计划、管理和控制水平得以进一步提高,为以速率、准时和柔性为核心的军事供应链管理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从而使最终实现军事供应链的一体化管理成为可能。
三、实施军事供应链管理的对策建议
(一)军事供应链管理要求大力推进一体化的联勤体制建设
未来信息化战争是诸军兵种整体作战能力和武器装备系统效能的较量,具有明显的整体性特征。这就决定了必须改革现行后勤体制,超越军兵种界限,加强军事供应链管理,不断提高后勤保障一体化程度。我军后勤保障体制经过联勤改革虽有所改善,但“小而全”的低效状况尚存,一体化程度偏低,军事供应链保障环节过多,与未来信息化战争的要求不相适应,现在的战区联勤仍属联勤的初级阶段。未来十年要把战区联勤推进到联勤高级阶段,彻底打破军兵种分勤的界限,减少后勤保障层次,扩大联勤范围,增强联勤力度,达到真正意义上的三军后勤保障一体化。在保障层次上,减少保障机构中间层次,缩减军事供应链的保障环节,联勤保障形成总部—联勤机构—作战部队三级军事供应链保障环节,专用保障形成军种—基地—战术作战部队三级军事供应链保障环节,改变单一军种为主导和局部区域为基础的格局,使三军部队在联勤机构下处于平等地位。另外,实行全军范围的三军一体化,要在三军通用保障一体化运转良好的基础上,视情况发展逐步向三军通用与专用保障全部一体化过渡。而以军区为基础的联勤体制,不论实现何种形式、何种程度的三军一体化,其后勤资源最多只能做到在军区范围内的优化配置,要实现在全国、全军范围的最优配置,也要求加强军事供应链管理,实行以全军性联勤系统为基础的保障体制。纵向上整合战术后勤、战役后勤、战略后勤等军事供应链上的各个环节,横向上综合物资供应(包括装备器材的设计与研制、采购、储存、配送、处置等)、装备维修、交通运输等各项后勤职能,使整个军事供应链实现最大程度的协调一致和无缝运作,实现战略,战役、战术后勤力量由橄榄型结构向哑铃型结构的转变,促进军事供应链上的所有后勤资源实现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
(二)军事供应链管理要求切实加强模块化的后勤部(分)队建设
后勤部(分)队是后勤保障的基础,也是军事供应链上的重要节点,直接为作战部队提供末端物流保障。后勤部(分)队未来将逐步向规模小型化、编制合成化、功能综合化方向发展,以模块化编组为基本思路,改革后勤部(分)队的编成,使后勤基本保障力量成为由若干能够独立完成规定功能、又彼此紧密联系的后勤保障单元组成的有机整体。战时可根据作战需要,灵活运用,按需组合,发挥其专业化优势,对部队实施快速、高效的保障,实现“数量型”向“速度型”的转变,达到保障效益与保障效率的动态均衡。这种“模块式”编组方法,可使后勤部(分)队的使用具有高度的灵活性,有助于实现整条军事供应链的流畅无阻。可根据被保障部队的实际规模、作战任务等因素,灵活地增减后勤保障部队,又可对后勤保障部队灵活“拆卸”,按需“组装”。这种抽组后勤保障部(分)队的方法,既大大提高了后勤保障能力,又能在后勤总人数不增加的情况下,对作战部队实施机动灵活的后勤保障,最大限度地降低军事供应链总成本,提高军事供应链的总体保障效益。
(三)军事供应链管理要求尽力加快规模化的综合后勤基地建设
过去“山、散、洞”的仓库布局和三军自成体系的储备格局,使军事物资储备过于分散,反应速度慢,不适应军(兵)种联合作战和快速支援的需要。总体布局上,北多南少,在主要战略方向上,一线少,二线弱,三线远。分布点散,面大,重点不突出。陆、海、空三军自成体系,各兵种军事供应链之间杂乱无序。各类仓库重复建设,有些地域内相距不远却有多个同类仓库,而少数地域又出现了空白,造成平时远距离保障,战时没有牢固的后方依托,军事物资储备总体布局极不合理,更不符合军事供应链整体优化的要求。为满足部队多样化和个性化的物资需求,并考虑军事物资保障的规模效益,需要对现有军事供应链上的军事物资储备系统进行改造,以为部队提供“送货上门”式的配送服务为目标,将一些综合条件较好,对部队作战具有较大影响的联勤分部仓库和运输部(分)队进行“组合”,改造为综合后勤基地。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将其改造为大型的军事物流中心,所集中的军事物资具有种类全、数量多、和面向三军的特点;二是对原有保障范围进行延伸,使之不仅包括仓储、运输和物流信息交换功能,还可进行订单处理、自动补货、选择运载工具、库存物资管理、军事物资分拣、包装与贴标签、军事物资组配、出货输送等增值作业。综合后勤基地是面向全军实施全方位后勤支援的战略拳头力量,是军事供应链上承前启后的中心环节,在未来高技术局部战争后勤保障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建设布局合理、规模适当的综合后勤基地不仅能充分体现规模经济效益,降低军事供应链总成本,而且有利于精简战役后勤力量,简化军事供应链流程。通过加强综合后勤基地建设,才能建立总量充足,布局科学,结构合理的物资储备。推进军事物资保障实体由力量型向速度型,数量型向质量型,分散型向规模型的转变,从而提升军事供应链整体保障效益,提高综合后勤保障能力。
(四)军事供应链管理要求准确掌握实时化的部队后勤需求
军事供应链上的后勤保障活动本身具有“不确定性”。为了降低军事供应链上的“不确定性”,通常进行需求预测,试图澄清军事供应链各保障环节及其相互之间的“后勤迷雾”。但预测结果所包含的误差会直接影响后勤各项决策。在军事供应链上后勤需求和后勤资源均不透明、信息难以共享的条件下,这种误差在军事供应链各保障环节所构成的链条不断传递、不断累积、不断扩增,最后反映到军事供应链上最“项端”的军事物资供应部门中的军事物资需求信息与作战部队实际需求相差很大,“牛鞭效应”凸显,严重影响了后勤保障活动的有效程度。实行军事供应链管理后,军事供应链管理的核心除依赖于全资产可见性的后勤信息系统以外,主要就是对作战部队后勤实时需求的准确预测,以代替战前的计划或战中的申请。预见性是军事供应链管理获得成功的关键性因素。如果后勤保障人员能把军队总需求分解成作战部队的具体需求,就可以利用军事供应链上的动态配送系统、全资产可见系统以及对各种后勤资源的实际控制来对军事物资进行分拨与再配置,空运给特定作战部队。21世纪依靠武器装备诊断系统和各种需求预测系统提供的实时信息,完全有能力快速查明作战部队的物资装备的补给状况,从而准确预测其后勤需求。此外,为了准确地预测作战部队的后勤需求,还特别强调后勤保障人员需要积极地介入战斗人员的作战计划工作。实时在线的作战模拟能把预测的装备状况同这些装备所面临的任务要求加以严格的详细对照,从而使后勤部(分)队对后勤需求的预测更加精确,实现军事供应链上后勤需求透明的目标。
(五)军事供应链管理要求有效管理动态化的军事供应链条
实行军事供应链管理后,后勤保障不只是增加军事供应链中的运输量,也不仅仅是改善一下军事供应链的运行速度。而是代表一种全新的后勤工作方式。传统的后勤保障依靠的是部队战略、战役、战术三级储备,库存物资数量多、周期长、损耗大,机动保障能力不强。而实行军事供应链管理后,后勤保障将以有效管理动态的有序物流取代静态的库存物资,以物流速度取代物资数量,也即以配送“管线”代替实体仓库。军事供应链管理力求在整条军事供应链上更多地使用各种军地运输力量,全力缩减物资器材的在库时间,大幅提高物资器材的补给速度,它是新军事后勤革命的主要标志之一。军事供应链管理是加强军事物资供应保障能力的一个全新方法,它主要依赖物流速度而非物资数量,以动态的军事物流代替静态的物资储备。而缩减军事物资库存量的关键是军事供应链上库存物资的有序流动。
(六)军事供应链管理要求加快建立透明化的军事供应链信息系统
为适应信息化战争的需要,加强军事供应链管理,必须建立基于军事供应链的后勤信息系统。现代高技术战争物资消耗巨大,品种结构复杂,必须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建立准捷、高效的后勤信息系统,对作战部队实施不间断物资保障。美陆军后勤部门开发了一系列标准系统软件,如:供陆军总部一级各后勤业务部门使用的物资管理标准系统,供战区和军两级后勤业务部门使用的陆军标准中间级补给系统,供师级后勤部门使用的直接保障单位标准补给系统等,各级部门的标准系统软件间都有标准接口,上级部门可实时掌握下级部门物资供应的有关信息,从而便于实行军事供应链管理,进行物资补给、装备维修、交通运输和物资管理等后勤保障的综合管理工作。伊拉克战争中,美军的物资补给自动化系统,交通运输调度自动化系统,武器装备维修自动诊断系统等后勤信息系统已在实战保障中发挥了巨大作用,负责军事物资供应、储存、运输等整条军事供应链的后勤管理信息系统也经受了考验。这些系统储有各作战部队的所在位置、各种装备物资的供应商、所在地点、所需运力、运力位置和运输路线等信息数据,并可根据运输的优先顺序、时间、地点、数量、质量等要求,自动选择最佳运输路线及运载工具,由后勤指挥机构给有关后勤保障部队下达运输任务,通过空中预警机和卫星进行实时监控,对作战部队实施适时、适地、适量、质优的物资补给。
我军应借鉴美军建设信息化后勤的经验,加快基于军事供应链的后勤信息系统建设。在建立《军事物资数据库》、《军事仓储资源数据库》、《军事运输资源数据库》等数据库的基础上,开发特定物品探觅系统、物资可视化系统和战略运输控制系统,实现在库、在途全部军事物资的可视化,使后勤管理人员全程实时掌握补给物资的型号、数量、位置、承运工具和运输单位等,从而达到准确、快速、高效地配置、调动和利用现有的军事物资,对作战部队适时、适地、适量地进行保障。基于军事供应链的后勤信息系统的建立与完善,将大大减少物资库存和积压浪费,降低军事物流成本,提高后勤保障效益。
新时代鞋服物流与供应链面临的变革和挑战03月07日 20:38
点赞:这个双11,物流大佬一起做了这件事11月22日 21:43
物流管理机构及政策分布概览12月04日 14:10
盘点:2017中国零售业十大事件12月12日 13:57
2017年中国零售电商十大热点事件点评12月28日 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