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军装甲装备周转器材库存控制现状

来源:《物流技术与应用》 | 2005-10-14 16:08

 

器材库存量大,供需矛盾明显

我军装甲装备周转器材库存采用定额管理的方法,实行5级存储方式,各级根据装备的特点和部署情况,依据库存标准,设置本级库存。由于库存标准本身定的太大且不准确,加之器材周转期较长,因此器材库存量大,库存费用偏高;器材供应滞后于部队的需要,各级仓库不得以只能维持较高的库存来保证消耗需求,使得库存积压严重。器材管理部门和装备使用、维修部门之间各自为政,相互间协调较少,使得库存与需求极不协调,库存结构不合理,库存比例失调,造成紧缺器材供应不足,无用器材却大量积压,器材供需矛盾比较突出。

器材需求变异放大现象明显

装甲装备周转器材需求预测周期较长(一般为一年),预测方法简单,器材需求预测精度较低,不能准确反映器材需求情况;器材需求采用逐级申请、分级供应的管理体制,需求申请中间环节较多,需求预测信息线性传递,需求量逐级修正,需求信息严重扭曲;器材供需不平衡时,存在的短期博弈现象,个别单位为获得较多的器材供应量,故意夸大其需求量,致使需求信息扭曲,导致需求变异放大。

库存控制手段单一,效率低下

装甲装备周转器材库存控制一般采用定期库存控制的方法,器材采用周期性分批订货策略,订货周期长。供货流程复杂,周期较长,从提出申请到获得补给通常需要一年时间,部队每年得到的器材是其前一年申请的器材,器材保障的时效性差,器材供应应变能力不足,无法对器材需求的变化做出敏捷的响应;运输流程复杂,整个运输系统的效率不高,可靠性和准时性差,只能依靠数量规模的优势来抵消速度效益的不足,造成整个库存系统动态控制水平较低,系统反应迟钝、可靠性差,效率低且费用昂贵。

【声明】物流产品网转载本文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对真实性负责,物流产品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联系小编电话:010-82387008,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10秒快速发布需求

让物流专家来找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