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空经济发展需要产业链上下游的协同配合,包括无人机制造商、运营商、物流平台等,这些企业之间的协同合作将推动低空产业的快速发展,这个协同,政府发挥重要作用,各地政府已成立产业发展平台
低空经济发展还将促进跨行业的融合与创新。例如,低空物流可以与电子商务、智能制造、智慧城市等领域相结合,形成新的业态和商业模式,这一融合过程中,政府将起重要作用。
刚刚闭幕的两会,部署了2025年两大任务,一是消费升级,以消费提振畅通经济循环,以消费升级引领产业升级;一是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因此,政府与企业在低空经济的发展中,要围绕着这两大任务。
低空经济从消费升级中找机遇,求发展。近日,杭州首条入校B-C综合消费级无人机物流航线试飞成功,轻量化载货舱与全天候飞行能力让“分钟级送达”成为可能,为高校、商圈等场景提供“即时响应”的智慧服务。
西藏那曲的牦牛肉能48小时送达上海、海南荔枝次日现身乌鲁木齐夜市,物流这种“时空压缩”带来的获得感,必然有低空物流的一份功劳,远比价格战更能赢得消费者心智。
在新消费引导下的新生态构建,预测至2030年无人机物流市场规模有望突破2000亿元。
政企合作,低空经济从示范运营到打造健康发展生态,都要自觉围绕着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来进行,要在区域联动上下功夫,低空经济是区域协调发展最生动的注脚,统一大市场的生动写照。
对于低空经济,归根结底还是一种商业模式,布局固然重要,能赚钱才是其活下去的资本,如何在技术上做到安全和高效的同时,又能保证适当的经济性,这需要政府与企业两方面的加力。
从长远来说,低空经济将成一场深刻改变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的产业革命,因此,地方政府提前布局低空经济,不仅是抢占未来产业发展制高点的关键,更是把握时代脉搏、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
三、根据实际开新局
低空经济具有市场需求与潜力,越来越多企业在低空飞行器领域加码布局,正实现从实验室到商业化的跨越,以颠覆性的姿态重塑现代生活图景。低空经济已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国家先后出台一系列政策鼓励、支持、加快低空经济的发展各级政府也根据当地实际进行布局与开局。
为利用低空这一立体空间资源,把低空经济的发展落到实处,各地政府发展的举措,有共同点,比如,基础设施完善:加快通用机场、起降场点建设,优化空域管理;应用场景创新:物流配送、文旅、应急管理是核心方向等等。
但各地又根据区域发展的不同,以国家《通用航空装备创新应用实施方案(2024-2030年)》为框架,结合地方实际,推进具有不同的特色低空经济新格局。(关于这方面的详细具体的内容,可参考本公众号3月13日的《中国各省市低空经济最新政策汇总分析》原创文章)
比如,广东省是经济发达之地,制造业领先之区,因此,他们的低空经济布局侧重高端制造,是从产业上来突破。其政策是推动广州、深圳、珠海“三核联动”,建设国家低空经济产业综合示范区,以集聚全国30%以上的低空经济产业链企业。
低空飞行产业对整个低空经济发展起着牵引和带动作用,是低空经济的主导产业,核心是低空飞行载体,其技术的成熟和性能的提升为低空物流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广东省低空经济落地方案就是遵循的这一方向。
低空经济载体包括无人机整机、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通用直升机等,涉及原材料供应与关键零部件制造,涉及机体结构、动力系统、元器件等零部件生产与研发与生产。
而上海,作为长三角的龙头,其低空经济发展政策,则突出了联合长三角建设低空省际通航城市群,根据其先进智造能力,技术聚焦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研发制造。
杭州临平区则将紧紧围绕“低空算港”品牌,构建以产业集群及多元赛道为一体的“1+3+N”低空经济总体布局,加快完善低空基础设施建设,从硬件配套与项目落地等多维度协同发力。
山东省,则是从新能源角度来突破低空经济,探索“低空+光伏”“低空+氢能”绿色模式,推动新能源通航飞机研发,提升电动无人机占比,减少碳排放(如亿航智能EH216-S零排放)。
而毗邻我国宝岛的福建省,则计划开放对台低空航线,推动两岸技术标准互认和跨境物流合作。
至于低空经济发展规模目标,则与城市规模相联系。北京、上海、广东等均设定千亿级产业规模目标,而其它省市,则根据地方的经济状况制定合适的目标,以稳中求进,理力而行。
我国东部西部地区发展具有差异性,因此,其低空经济的发展重点,则具有区域特色。对于东部来说,特别沿海地区,优质的产业链为发展低空经济提供了良好土壤,而低空经济的发展也促进了产业链的完善,因此,以低空产业为主导。对于东部经济发达的城市,适时推进“制造+运营”一体化,有望成为低空经济行业的主要发展模式。
而对于西部来说,工业基础相对薄弱,低空经济的发展,以应用为突破口,以农村为重点,依托地理资源,优先布局民生场景,如山区物流、低空旅游,农业发展等。
在四川,无人机为农产品出山开辟出一条“空中走廊”,低空经济聚焦于偏远地区的末端配送,纳入到深度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产业升级上。无人机在偏远山区的药品、农产品配送上展现出了强大潜力,特别是在四川凉山州等地,无人机实现了山区药品和农产品的快速配送。
近日顺丰集团与翊飞航空科技在石家庄签署合作协议,首批订购100架ES1000大型无人运输机,将于2025年7月试飞,未来将重点部署在新疆、西藏、云贵高原等交通不便地区,目标是将偏远地区物流时效提升50%以上。
ES1000大型无人运输机,以1.5吨商载、1200公里航程为核心参数,能在百米简易跑道完成起降,甚至可在砂石、草地等非铺装道面灵活起降。
顺丰此举将释放两大经济潜能,一是乡村振兴:以新疆库尔勒为例,ES1000将水果运输至乌鲁木齐的时间从8小时缩短至1小时,再转干线货机实现“库尔勒-北京次日达”,预计将直接带动当地特色农产品外销规模增长300%;
二是产业升级:医疗物资配送、电商极速达等服务可覆盖更多偏远地区,预计到2026年,低空物流将拉动西部GDP增长1.2个百分点。这一布局将直接冲击京东物流的“千县万镇24小时达”和菜鸟的“乡村驿站”计划,迫使竞争对手转向技术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