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大消息!清仓Paytm,阿里巴巴“逃离”印度!嗅到了什么?

来源:侃见财经 | 2023-02-16 15:08

  阿里巴巴正在“逃离”印度。

  近日,据印度媒体报道,阿里巴巴集团通过大宗交易的方式,“清仓”抛售了印度金融服务平台Paytm全部股份,涉及金额约136亿卢比(约合人民币11.24亿元)。

  需要介绍的是,Paytm被市场称为印度“支付宝”,成立于2010年,是印度最大的支付平台,目前拥有超过3亿注册用户,相当于印度网民数量的一半,平台上的商户数量超过2000万户。目前,Paytm已发展成涵盖数字支付、保险、信贷等业务的综合性金融服务平台。

  2021年11月,Paytm正式登陆印度资本市场,IPO融资达1830亿卢比,创印度最大规模IPO纪录。上市前夕,阿里系是其第一大外部股东,其中,蚂蚁集团通过境外股权投资平台持股29.6%;软银集团持股19.6%;阿里巴巴持股7.2%。另外,全球最大公募基金管理公司贝莱德、巴菲特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均为Paytm的基石投资者。

  然而,资本市场并不看好印度“支付宝”,上市当天,Paytm股价便惨烈破发,单日暴跌超27%。此后,持续亏损导致其股价一路下挫,截止最新收盘,Paytm的股价已跌至675卢比左右,相比其发行价2150卢比,累计跌幅已达68.6%。

  面对惨烈的股价表现,各大资本开始撤离,2022年11月,软银减持了Paytm 4.5%的股份;2023年开年以来,阿里巴巴更是分两次对Paytm清仓减持,合计套现近3亿美元。

  对于突然“清仓”抛售,阿里巴巴方面并未给出明确回应。

  因此,市场猜想,这或许是阿里巴巴“逃离”印度的最新动作。2021年开始,阿里巴巴集团出售了多个印度的投资项目,其中包括,印度食品配送公司Zomato、生鲜杂货电商BigBasket等项目。印度媒体援引知情人士评论称,“阿里巴巴似乎正在退出印度市场。”

  回顾2014年至2020年期间,阿里巴巴集团十分看重印度市场,投入重金布局印度超9家科技巨头公司,涉及支付、电商、政府、文娱、出行等多个领域。

  尴尬的印度“支付宝”

  回顾印度“支付宝”Paytm的成长历程,不难发现,其几乎复刻了中国互联网企业的商业套路。

  首先是,疯狂烧钱、补贴做大流量,再寻找变现的场景,试图实现盈利。

  而这却给其后面的发展埋下了重大隐患:其一是,在非常高的获客成本之下,一旦现金流出现问题,将会非常危险;其二是,Paytm与淘宝、支付宝的商业逻辑完全相反,导致印度“支付宝”的盈利路径非常窄。

  熟悉中国网购模式的读者,都清晰地知道,中国是先有淘宝这一线上购物场景,再有线上支付工具,但尴尬的是,Paytm却先将大量流量导入线上支付,再去寻找线上支付场景。

  Paytm先后尝试过电商、外卖等领域,都不太顺利,最终无奈,回到了线上金融业务,搞成了一个借贷平台,这也反映出,印度“支付宝”已经完全畸形。

  而更大的风险则来自于政策层面,2016年,印度央行正式推出了UPI系统(统一支付接口),将政府、金融机构和第三方应用联系在了一起。

  在印度央行的统一管理下,用户可以将多个银行账户添加到单个移动应用程序中,从而完成即时转账。

  这一政策落地后,印度线上支付行业竞争显著加剧,国际巨头疯狂蚕食Paytm的市场份额。据印度国家支付公司(NPCI)的数据显示,截止2022年12月,PhonePe(沃尔玛旗下)占当月UPI交易总金额的46.92%,位居第一;排名第二的是Google Pay(谷歌旗下),市场份额达34.34%;Paytm的交易份额下滑至14.94%,是市场第三大参与者,战斗力愈发微弱,未来处境也非常危险。

  印度不香了?

  最后,再聊一聊阿里巴巴“逃离”印度的一些考量。

  其实,清仓Paytm,仅仅是阿里巴巴“逃离”印度市场的一个缩影。2022年,阿里巴巴和蚂蚁集团彻底退出了“印度天猫”Paytm Mall,已经是一个征兆。

  五年前,Paytm的创始人推出了Paytm Mall,类似“印度天猫”,在阿里、软银等巨头加持下,其一度成为“独角兽”,后续也饱受亏损、竞争激烈等困境。

  一连串的抛售动作背后,阿里巴巴担忧风险之一或许是,印度市场竞争过于激烈。

  以印度外卖市场为例,“印度版饿了么”Zomato与Swiggy的价格战仍在激烈进行。2023年1月,印度《今周刊》报道称,Swiggy在2019-22财年累计烧掉了1030亿卢比,Zomato也烧掉了565亿卢比。

  而这种价格战、流量战,几乎在印度的电商、支付、娱乐、出行等各个领域都存在,且国际竞争者也非常多。

  除了市场竞争激烈以外,印度监管政策的不确定性风险也或许是阿里巴巴考量的因素之一。

  尤其是2020年以来,印度政府对部分中国企业频繁地进行“审查”、“禁用”,导致越来越多的跨国企业开始萌生退意。

  甚至,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也被印度法院传唤。此前,印度首都新德里的一家法院因一起前雇员诉讼案对于UC印度、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和其他十几家公司的高管进行传唤,要求本人或派律师出庭。对此,阿里高管当时做出了回应,阿里巴巴市场公关委员会主席王帅在朋友圈的留言证实称,UC印度确实收到了上述通知,但马云并不知情。

  与印度市场的“大撤退战略”不同,目前,阿里巴巴在印尼、泰国、新加坡等国家的投资项目并未出现明显变动。

  印度市场的政策风险,并不仅限于中国企业,2022年3月,跨境电商平台Shopee宣布,退出印度市场。据报道,其官方的解释是,“考虑到全球市场的不确定性。”

  对此,彭博在报道中评论称,鉴于政策的不可预测性,印度的麻烦可能超过了它的价值。

  在一次工作汇报中,印度商业和工业部长戈亚尔透露,2014年到2021年期间,有2783家跨国公司决定停止在印度的业务,超过了印度外企总数的五分之一。

  另外,2023年开年,印度首富高塔姆·阿达尼被做空一事,也引发全球热议。有分析人士指出,尽管印度政府有能力平息“做空危机”,但危机会影响阿达尼集团资产价值,也会加快国际游资逃离印度的速度。

【声明】物流产品网转载本文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对真实性负责,物流产品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联系小编电话:010-82387008,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10秒快速发布需求

让物流专家来找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