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物流信息化的作用及发展策略研究

来源:万方数据 | 2012-06-20 17:03

  在现代经济发展中制造业无疑是国民经济的核心产业之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正逐步从农业大国转变为制造业和贸易大国,但是我国却还称不上制造业强国,其中原因很多,除去核心技术等方面的不足外,物流供应系统落后,物流运作效率低下也是根本原因之一。我国要想改变目前状况,必须进一步加快制造业物流管理水平的提升工作,而改善其物流供应链,提高物流运作效率的关键是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加快物流信息化的发展步伐。

  一、我国制造业物流构成特点及现状

  制造业涉及的物流活动一般包括:供应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回收物流、废弃物物流等环节。从企业内部看,生产物流是制造业物流的关键环节,这种物流活动与整个生产工艺过程伴生。从物流的范围分析,生产系统中物流的边界起于原材料、外购件的投入,止于成品仓库。它贯穿生产制造全过程,横跨企业各部门。当物料投入生产系统后即形成制造物流,并随着时间进程不断改变自己的实物形态和场所位置。

  目前我国很多制造企业在研究生产活动时,主要关注生产加工过程,而忽视了将每一个生产加工过程联系在一起的与每—个生产加工过程同时出现的物流活动。

  例如,当企业物流安排不合理。信息传递延迟时,就会出现被加工物在离开上一道工序后,进入下一道工序前,不得不暂时停止流动,随之会产生不断搬上搬下等物流活动并造成企业制造周期的延长,据统计制造企业每生产1吨成品的过程中平均将产生252吨次的装卸搬运活动。

  同时,制造业物流成本和物流效率的体现又不仅仅受限于企业内部物流。对于生产物流的合理化。企业外部合作单位的物流能力和配合性显得尤为重要。现代企业物流管理强调小批量、多批次以及快速相应的物流供应系统,要求利用JIT的理念将整个供应链的物流系统整合起来,使采购、生产、销售成为高效运作的循环体系。在全球500强中,制造企业有150多个,达到供应链联动管理的占90%;而在中国500强中,制造企业有280家左右,但能实现供应链联动的仅10%。当外国制造业在四轮车上飞驰,我国企业更多在独轮车上奔命。

  在制造业中普遍存在着“百分之九十定律”:一个制造企业,纯生产的时间只占全部生产流程总时间的10%,而各种物流时间占90%;一个工业产品,生产成本只占10%,而采购与物流成本占90%;一个工业产品,生产的利润只占总利润的10%,而物流与销售利润占利润的90%。所以,通过对制造业整体物流效率的提升和潜力的挖掘将极大地改善我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状况。

  二、信息化是降低企业物流成本和实现供应链增值的关键

  首先,信息技术的应用改变了过去的采购供应系统。制造企业生产活动所需的原材料、零部件绝大部分都是通过采购供应系统获得的,采购供应物流是企业制造的起始点,必须将其与企业内部物流过程中的制造、库存、运输等活动协调运行和统筹规划。传统的采购只注重采购职能的完成,较少的考虑采购效率及采购活动对制造流程的影响。合作企业间由于种种原因,存在“信息孤岛”现象,供应系统中充满了不确定性。例如:各环节衔接的不确定性、订货提前期及订货量的不确定性等等,种种不确定因素的存在造成了供应系统不能快速及时地为生产服务。

  现代采购系统常用的MRP采购、电子商务采购、供应链采购等方式,可以大大的降低采购成本,同时提高了供应系统的反应能力,将原来的为“补充库存采购”转变为“为满足订单采购”。而这些现代采购供应模式的实现极大的依赖于信息化的发展,通过信息技术和手段的应用,原有采购流程中许多环节得到简化甚至取消。据统计,信息技术和手段的应用,可以使供应系统的典型成本降低15%~20%,采购供应成本的降低带来了产品成本的下降,必然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地位。

  其次,信息技术的应用改变了制造企业库存控制理念。库存管理是企业物流控制的核心环节,库存水平和库存周转速度直接影响到制造企业总的物流成本和企业经济效益。合理的库存量对企业正常生产过程的作用毋庸置疑,但是仅看到库存的这一个侧面往往会使企业背上沉重的负担而不自知。例如:库存本身占用了企业大量资金,使企业资本周化,在“现金为王”的时代可能对企业是相当严重的问题;另外,库存会增加企业产品成本和管理成本,降低企业竞争能力;最为致命的是库存在一定程度上掩盖厂企业众多管理问题,如计划不周、采购不力、生产不均衡等等,这些问题由于隐蔽性较大,很容易被企业所忽略。为了避免库存可能造成的风险,企业应在合理的范围内尽量降低库存水平,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企业间总是存在各种信息壁垒和沟通的障碍,企业不得不为应付不测而建立库存,库存的存在实际就是信息堵塞与封闭的结果。当生产系统形成网络时,不确定性增加,进一步造成库存的增加。

  库存管理方面的诸多问题可以通过信息化的建设得到理想的解决。现代企业库存管理已经不是单个企业的问题,在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库存管理是将供应链整体库存量作为衡量物流运作水平的标志,供应链中单个企业库存水平的降低不能以其他合作企业库存增加为代价,生产制造企业降低库存最有效的手段是实施JIT生产,这必须要求合作企业有非凡的配合度和服务能力,二这种能力的获得又必须依赖双方或者多方之间高效的信息沟通和交流,否则必将成为空想。在现代企业库存管理中运用的VMI、JMI管理策略就是在战略合作框架下,充分发挥信息技术手段在信息沟通和交流过程中的作用,高效率的实现信息在供应链的共享,通过改善供应链上下游企业配合度来降低由于各环节的不确定性带来的不合理库存,从而使整条供应链总库存水平趋于优化,而不仅仅是某个局部企业库存的优化。

【声明】物流产品网转载本文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对真实性负责,物流产品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联系小编电话:010-82387008,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10秒快速发布需求

让物流专家来找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