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地方政府如何布局低空经济?

2025-03-20 20:46

 111.jpg

图片来源:网络

  在国家号召下,低空经济正成为经济发展的亮点,新质生产力的火车头,地方政府也在加紧布局,几个有实力的城市,正在争低空经济第一城的桂冠,然而如何做好低空经济,却是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低空物流打头阵自不必说,政企拧成一股绳理所当然,更为重要的是不能人云亦云,要结合地方的实际,开出新局面来。

  一、低空物流打头阵

  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低空经济定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以来,低空政策密集落地,核心技术突破加速,形成新浪潮,多省市抢滩新赛道,角逐万亿低空经济这个大市场。

  低空经济发展,从载货到载人,是一条必然的道路,所以,物流势必先行;低空经济里,商业应用落地最广泛的场景是物流,物流企业利用已有广泛场景与业务优势首先切入低空经济产业链。

  丰富的场景,是低空经济发展的必备条件。近日,美国媒体《华尔街日报》发表一篇文章,可从中体会场景的重要性,他们认为,乌克兰的无人机技术已走在了美国的前面,为什么,因为俄乌冲突,乌克兰有广阔的应用场景,拥有终极的‘高风险实验场’所有无人机都在那里接受实战考验,经历了实战检验。依此类推,物流的丰富场景,在低空经济中具有先天优势。

  因此,物流才是低空经济的主力军与先行者,是低空经济的“火车头”,正逐渐展现出巨大的潜力和广阔的应用场景,将使物流行业迎来一场深远的变革,使低空经济蓬勃发展。

  有资料显示,低空物流市场规模预计将在2025年达到1200亿~1500亿元,到2035年有望达到4500亿~6050亿元。

  低空物流作为一种新兴物流模式,以各类低空飞行物流活动为主要形态,以无人驾驶航空器(无人机)作为核心载具,利用空中资源作为增长的新途径。

  物流行业作为低空经济的领头雁,物流企业要作为低空经济发展的一支重要集团军,其任务是开辟一条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赛道”,使其成为的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

  低空物流有两大优势:缩短时间,降低成本,契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的大方向,一般来说,物流企业都将采用复合模式,中通研究院测算,采用“末端+支线”无人航空物流模式,物流企业综合经营成本可降低30%以上。

  低空物流最大的优势在于“立体”,通过三维立体的物流线路规划,合理利用闲置的低空资源,有效减轻地面交通的负担,提高运输配送的可达性,具有方便高效、节约土地资源和基础设施的优点。

  对于低空经济,我们不少人可能有误区,认为就是无人机,其实,低空经济两大支柱产业是有人机和无人机,也就是“有人驾驶和无人驾驶航空器”,它们使低空经济在主体上体现为一种“组合式”经济形态,核心是航空器与各种产业形态的融合,但我们也要看到,就趋势来说,规模化应用的无人机对有人机的替代程度将逐步提高。

  因此,无人机物流之外,发展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也是重点,目前主要场景是城际出行,eVTOL替代短途航班,这是eVTOL商业化的首要任务。有资料显示,2030年后,载货eVTOL将替代部分短途货运航班,实现城际物流“2小时达”,2040年后或形成千亿级客运市场。灾害监测、医疗转运需求激增,都将是其未来的主要应用途径。

  北京计划建设eVTOL起降场网,广东省正发展eVTOL航线试点,加速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商业化验证‌,而合肥市开通全球首条eVTOL商业化空中游览航线。这说明了一个道理:低空物流本质是“低空经济+物流”的新商业模式。

  低空物流正面临的机遇,从“遥不可及”到“触手可及”,我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快递市场之一,低空物流的发展潜力巨大,截至2024年11月底,我国通航企业达到744家,在册通用航空器3226架,通用机场470个;无人机运营企业近1.9万家,国内注册无人机215.8万架。

  目前,低空物流产业发展的短板是,低空物流专用无人机机型的载重和续航能力仍存在瓶颈,发展低空物流需要前期承担巨大的研发和制造成本,就目前应用场景来看,低空物流以试点运营为主,还未形成规模化效应。

  低空经济不等于低空物流,不过,低空物流已撕开了低空经济的万亿级入口,改变的不仅是物流版图,本质上是中国经济从“地理决定论”走向“技术平权”的隐喻。

  低空物流预示着中国物流从“人力密集型”向“科技驱动型”的质变,但我们要注意,并非低空物流单兵突进发展,而是由此带领传统物流实现网络、设施、服务、技术等的重构发展和迭代升级。我们也要认识到,即使如此,在未来很久的一段时间里,低空物流还只是传统物流高效、环保、灵活的补充方案。

  二、政企拧成一股绳

  低空经济具备产业导入期叠加政策支持期的双重特征,且国内配套的产业链优势正在逐步强化,具有形成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契机。这场由科技创新掀起的革命,不仅重构了城市时空格局,更为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能。政府与企业拧成一股绳,政策扶持与企业创新协同推进,低空经济的新赛道才能日渐开阔。

  低空经济具有“蝴蝶效应”,正在形成一种容纳并推动多领域协调发展的极具活力和创造力的经济生态,对于地方政府来说,低空经济发展包括低空制造能力、应用水平、产业生态的全面提升,从而带动地方经济增长。

  各级政府,在低空经济的发展中,可以有作为,能够有作为。有人指出,低空经济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不是积极性和应用领域、场景不足的问题,而是缺乏顶层设计,目前的任务是进行符合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科学的顶层设计,这只有各级政府才能高屋建瓴地完成。

  去年年末,国家发展改革委设立了低空经济发展司,从全局角度出发,拟订并组织实施低空经济发展战略、中长期发展规划。为了更好地方的做好地方低空经济的顶层设计,各地政府也应成立相关部门以统领全局。

  原有低空经济相关概念的包容性与准确性已显不足,目前其内涵与外延有较大的拓展,赋予新的内容。低空经济的新定义突出了两个要点,一个是低空飞行活动为牵引,另一个是综合性经济形态。

  前者是说低空经济辐射带动制造、保障等上下游产业和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后者则是说低空经济横贯一二三产业,涵盖上中下游整个发展链条,具有“多领域、跨行业、全链条”特点。从新内涵来说,低空经济能为地方经济的发展创造新增长点。

10秒快速发布需求

让物流专家来找您